2020年四季度报告显示,国都创新驱动、国都多策略两只基金份额分别仅余0.22亿份、0.05亿份,规模也仅余0.43亿元、0.11亿元,均为“迷你基金”。
另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张崴是国都证券今年第一位离职的基金经理,去年国都证券则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至今国都证券旗下仅余廖晓东、尹德才、张晓磊等3位基金经理,管理着旗下3只权益类基金,此外,国都证券今年新发一只权益类基金。
另据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国都证券旗下国都量化精选、国都多策略两只基金份额均不足0.1亿份,国都创新驱动份额也仅余0.22亿份。
另据数据显示,今年年初以来,已有56位基金经理离职,涉及48家基金公司,而去年一季度共有58位基金经理离职。虽然离职数量相差不多,但去年同期因刚经历一年业绩普涨,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纷纷跳槽,今年一季度则不同,2月份后市场持续震荡,过去市场震荡期都为基金经理跳槽低谷,而今年一季度离职的基金经理多出自中小基金公司,迷你基金泛滥,基金经理无奈离职。
数据显示,年初以来有基金经理离职48家基金公司中,仅8家为规模前二十大的基金公司,其余40家基金公司均为中小基金公司,其中包括朱雀基金、蜂巢基金、恒越基金、嘉合基金、凯石基金这些成立时间不久、规模不足500亿元甚至不足100亿元的新基金公司,此类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基金份额多为“迷你基金”。
去年以来权益类基金业绩持续上扬,不少次新权益类基金和老牌权益类基金份额开始迎来久违的净申购。但与此同时,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业绩不突出的基金公司旗下权益类产品被市场抛弃,份额陷入持续缩水的怪圈,而面对份额仅几千万份甚至几百万份的基金,基金经理无奈只能选择离职。
2018年后,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渠道尤其是银行门槛不断增高,渠道在推荐新基金时更加青睐明星基金经理、优秀的过往业绩、清晰的品牌辨识度,还有部分公募基金大佬离职创业成立的新基金也公司也因“流量明星”效应迅速做大了规模和影响力,而这却成为很多中小基金公司翻不过去的一道“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