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人健康 > 营养价值 >

蜂蜜的副作用

2018-10-11 11:24 来源:互联网

蜂蜜的副作用

  蜂蜜被称作“老年人的牛奶”,蜂蜜属于高能性食物,含量最多的是葡萄糖和果糖,而且这些都属于单糖,不经胃肠消化就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尤宜对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者以及病人,食用效果非常好,但是你知道蜂蜜的副作用有哪些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蜂蜜的副作用

  蜂蜜的副作用有哪些

  蜂蜜没有副作用。蜂蜜其实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但是在吃蜂蜜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一些问题,如空腹喝蜂蜜水容易使体内酸性增加,时间长了就会胃酸过多而得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建议在饭后1.5-2小时后喝蜂蜜水,如果本身肠胃不好的人最好是用30度的水泡着喝,否则容易引起腹泻、肠胃炎等。

蜂蜜的副作用

  蜂蜜的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1、蜂蜜和韭菜不能一起吃:韭菜含维生素C丰富,容易被蜂蜜中的矿物质铜、铁等离子氧化而失去作用。另外,蜂蜜可通便,韭菜富含纤维素而导泻,容易引起腹泻。

  2、蜂蜜不能和葱一起吃:蜂蜜的营养成分比较复杂,葱蜜同食后,蜂蜜中的有机酸、酶类遇上葱中的含硫氨基酸等,会发生有害的生化反应,或产生有毒物质,刺激肠胃道而导致腹泻;

  3、蜂蜜不能和豆腐一起吃:豆腐味甘、咸,性寒,能清热散血,与蜂蜜同食易导致腹泻,同时蜂蜜中的多种酶类,豆腐中的多种矿物质、植物蛋白、有机酸等,二者同食不利于人体的生化反应。

  4、蜂蜜不能和莴苣一起吃:二者同食不利肠胃,易致腹泻。

  5、蜂蜜和鲫鱼同食会中毒:可用黑豆、甘草解毒。

  6、蜂蜜和豆浆不宜一起冲吃:豆浆蛋白质比牛奶还高,而蜂蜜主要含有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有少量有机酸,两者冲兑时,有机酸与蛋白质结合产生变性沉淀,不能被人体吸收。

蜂蜜的副作用

  蜂蜜的功效和作用

  1、保护视力:当今,科技在不断的更新,很多工作都需要在电脑上面进行,大家都知道,电脑对人体的辐射非常大,特别是对眼睛的危害。长期面对电脑眼睛很容易疲劳,所以小编建议长期在电脑面前工作的人,可以经常用喝蜂蜜水,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您的视力。

  2、解毒消炎:常吃蜂蜜可以治疗各种皮炎及阴道滴虫,及解酒毒和乌头毒,现代科学家研究证明蜂蜜还具有抗癌的作用。根据俄罗斯相关报道,蜂蜜是一种良好的口腔消毒剂。因为蜂蜜既可以解毒又能够补益,所以古人们经常用蜂蜜制成各种膏方。蜂蜜在很早以前都应用到我们生活中了,所以说蜂蜜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

  3、促进消化:食用蜂蜜可以促进肠胃消化,可使胃酸分泌正常。通过动物实验证实,蜂蜜还具有增强肠胃蠕动的功效,可明显缩短排便的时间,预防便秘。蜂蜜对习惯性便秘、结肠炎有非常好的食疗功效,而且无任何副作用。用蜂蜜兑水喝可使胃痛及烧灼感消失,血红蛋及白红细胞的数值长高。对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群,经常服用蜂蜜水,也有很好的辅助功效。

  4、预防老年痴呆症: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胰蛋白酶、多肽、王浆酸等多种高活性的营养素,它还含有乙酰胆碱等珍贵的物质。蜂蜜中含有的乙酰胆碱是构成神经的物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记忆力和预防老年性痴呆的功效。常吃蜂蜜的好处还有很多,根据营养学家指出,蜂蜜是天然的蜂产品,就像牛奶和母乳一样,它们对人体是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的,因此蜂蜜可作为长寿食品经常使用。

  5、改善睡眠:食用蜂蜜还可以缓解神经紧张,改善睡眠,还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呢。这点很多人都还不知道吧。蜂蜜中含有的维生素、葡萄糖、磷、镁、钙等营养元素对促进睡眠,调节神经系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神经衰弱的人群,在每晚睡前半小时喝一匙蜂蜜,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6、促进儿童生长发育:相关的临床应用发现,吃蜂蜜的幼儿与吃炒糖的幼儿相比,前者的身高,体重,胸围,皮下脂肪增长的较快,皮肤较光泽,而且少患支气管炎,痢疾,结膜炎,口腔炎等多种疾病。因此蜂蜜对小孩子的生长发育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这里小编建议家长朋友们,你可以经常给你的孩子食用适量的蜂蜜,蜂蜜还可以加入其他食物中一同食用,例如蜂蜜鸡蛋羹,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助于消化吸收。

  原标题:蜂蜜的副作用|蜂蜜的副作用|营养价值

  •      松茸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不一,但是松茸是珍惜的自然野生菌。目前野生...
    2021-06-16 09:51
  •      花生是豆科的一年生植物,花生又叫长寿果,是营养丰富的果实。在我...
    2021-06-09 09:30
  •      桃子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而且...
    2021-06-03 09:31
  •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别称胡麻、脂麻、油麻等,为胡麻科胡...
    2018-11-03 11:21
  •      菱角别称水菱、风菱、乌菱等,为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
    2018-11-03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