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人健康 > 营养价值 >

蔊菜的功效与作用

2018-10-22 11:58 来源:互联网

蔊菜

  蔊菜别称辣米菜、野油菜、塘葛菜等,为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入药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的功效,对感冒、热咳、咽痛、风湿性关节炎、黄疸、水肿、跌打损伤等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蔊菜的功效与作用吧!

蔊菜

  蔊菜的药用功效

  【性味】味辛、苦,性微温。

  【归经】肺、肝经。

  【功效】清热利尿、活血通经、镇咳化痰、健胃理气、解毒,主治咳嗽痰喘、感冒发热、麻疹透发不畅、风湿痹痛、咽喉肿痛、疔疮痈肿、漆疮、经闭、跌打损伤、黄疸、水肿。

蔊菜

  蔊菜的食疗作用

  1、清肺化痰:蔊菜所含的蔊菜素具有镇咳、祛疾、平喘的作用,对痰热咳嗽、支气管哮喘有一定效果。

  2、杀菌消炎:蔊菜素对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作为肺痈、疮、疖、感冒等病的辅助食疗。

  3、健胃理气:蔊菜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能健胃理气,常用于腹内积滞、大便不畅、食欲不振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蔊菜

  蔊菜的药用价值

  1、治风寒感冒:蔊菜一至二两,葱白三至五钱。水煎服。

  2、治热咳:野油菜一两五钱。煎水服。

  3、治头目眩晕:野油菜(嫩的)切碎调鸡蛋,用油炒食。

  4、治胃脘痛:干蔊菜一两。水煎服。

  5、治关节风湿痛:鲜蔊菜二两。水煎服。

  6、治干血痨:每天用蔊菜一两,酌加红糖。水煎服。

  7、治麻疹不透:鲜蔊菜全草,一至二岁每次一两,二岁以上每次二两。捣汁,调食盐少许,开水冲服。

蔊菜

  蔊菜的保健食谱

  1、蔊菜鲤鱼汤

  【材料】蔊菜250克,鲤鱼1条(重约500克),葱花、姜末各10克。

  【做法】将蔊菜去杂洗净切段,鲤鱼去鳞、鳃及内脏,洗净,油锅烧热,下葱、姜煸香,投人鲤鱼,加入料酒、精盐、胡椒粉和适量水,烧至鱼熟,再加蔊菜烧至入味,点入味精,出锅即成。

  【功效】营养丰富,味道鲜嫩,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水肿、湿痹、消化不良、感冒、热咳等病症。

  2、香菇扒蔊菜

  【材料】蔊菜400克,水发香菇50克,葱末、蒜末各1O克。

  【做法】将蔊菜洗净,整齐码放于平盘中,锅内加水置旺火上烧开,把蔊菜推人水中焯一下,捞出沥水,整齐码放于盘中,香菇去蒂,洗净备用,炒勺置中火上,加油烧至五成热,煸葱、蒜,烹料酒,下蔊菜、香菇、清汤、精盐,汤沸后改小火扒制2分钟,中火翻勺,扒制半分钟,放味精、湿淀粉,再大翻勺,淋香油,装盘即可。

  【功效】鲜嫩浓香,外形美观,具有化痰止咳、下气利尿的功效,可作为咳嗽痰多、浮肿、腹水、消化不良等病症的食疗汤菜。

  3、蔊菜炒鸡蛋

  【材料】蔊菜250克,鸡蛋3枚,葱花10克。

  【做法】将蔊菜去杂洗净切碎,鸡蛋磕人碗内搅匀,油锅烧热,下葱花煸香,投人蔊莱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倒入鸡蛋炒至成块,用铲子将蛋划碎,炒至熟而入味,出锅即成。

  【功效】绿黄相映,鲜香细嫩,具有滋阴清热、活血通络的功效,适用于感冒、热咳、咽痛、水肿、心烦失眠、手足心热等病症,民间还经常用以治疗头目眩晕。

  4、蔊菜萝卜猪肺汤

  【材料】猪肺100克,鲜蔊菜150克,萝卜120克,生姜15克,红枣50克。

  【做法】将猪肺置水龙头下揉搓冲洗干净,加水煮透,再洗净,鲜蔊菜洗净,萝卜洗净,切成块,把猪肺、萝卜、生姜、精盐、料酒放人开水锅内,旺火煮滚,改小火炖1小时,再放蔊菜稍煮,装人大汤碗中即可。

  【功效】甘嫩爽口,咸鲜适中,具有润肺止咳、清热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咳嗽、痰湿壅滞、胸闷脘胀等病症。

  5、炒蔊菜

  【材料】鲜蔊菜250克,食油适量,食盐适量,干红辣椒适量。

  【做法】鲜蔊菜切小段,先将适量食油煎沸,放入少许食盐及干红辣椒(或花椒),再将蔊菜放入炒熟食。

  【功效】辣椒、花椒能温胃、止痛,用以拌炒蔊菜,更能增强疗效,用于里寒腹痛或胀满、食欲不振。

  原标题:蔊菜的功效与作用|蔊菜的功效与作用|营养价值

  •      松茸在不同地方叫法不不一,但是松茸是珍惜的自然野生菌。目前野生...
    2021-06-16 09:51
  •      花生是豆科的一年生植物,花生又叫长寿果,是营养丰富的果实。在我...
    2021-06-09 09:30
  •      桃子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水果,有着非常大的市场需求,而且...
    2021-06-03 09:31
  •      芝麻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别称胡麻、脂麻、油麻等,为胡麻科胡...
    2018-11-03 11:21
  •      菱角别称水菱、风菱、乌菱等,为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
    2018-11-03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