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专家:信息不对称,养殖户易跟风养殖大户:想要养猪不赔钱,既要勤奋努力,也要学会规避风险
眼下的猪肉,真可谓“一天一个价”。6月19日,记者走访了椒江的部分菜市场发现,目前精瘦肉每公斤的售价已经达到29元左右,而排骨的售价也从4天前的每公斤34元涨至38元。
淡季猪肉卖出旺季价,有业内人士分析,这表明新一轮的“猪周期”又出现了。我市多位养猪行家表示,猪肉价格如坐过山车,每4至5年是一个价格周期。
那么,这种“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怪圈是怎样形成的?而在市场第一线的养殖户们又该如何抵御风险?
“猪周期”规律性发作
业界所称的“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
今年5月份,猪肉价格的涨幅一度达到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猪肉价格波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价总水平。
事实上,近几年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猪肉价格暴涨暴跌,不过,从近5年来的演变轨迹看,猪肉价格似乎仍在这大起大落的“怪圈”里“兜圈子”。
蒋才力是台州市农业局畜牧产业科的工作人员,他翻开5年来生猪价格走势变化的记录告诉记者,2006年上半年全国猪肉价格下跌,导致2007年上半年由于供应量减少,猪肉价格开始疯涨,高价猪肉一直持续到2008年上半年左右,之后猪肉价格持续走低,直到现在又迎来一波疯涨。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猪肉价格波动是因为供需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市场调节方式。”蒋才力说,但问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很难把握,价格下跌的时候,养殖户便大量宰杀母猪;价格上涨的时候,又是大规模地跟风养殖,甚至带动了一些散户也掺和进来养猪,从而导致猪源增加,引发下一轮猪价暴跌。
多原因致今年肉价高位运行
对于新一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家商务部和农业部近期都作了分析。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表示,去年这个时候猪肉价格跌到最低谷,低价猪肉导致养殖减少,所以,出现了眼下育肥猪上市的阶段性偏紧。此外,猪肉价格上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工成本及部分饲料价格的上涨。
农业部分析认为,当前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与养殖成本快速上升、生产规模压缩以及气候异常增加仔猪死亡率密不可分。
对此,蒋才力以及多名台州的养猪专业户都表示赞同。
“玉米是猪的主要饲料之一,但今年1到5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每公斤2.16元,同比上涨11.2%,比近5年同期平均水平上涨了20.7%。”蒋才力说,“再加上前段时间天气偏冷,导致部分小猪腹泻,病重的就一命呜呼了。”
天台县桃源种猪有限公司负责人之一潘增强也表示,今年他亲眼看到同村人养的小猪因为生病,数量从250头剧减至100多头,损失相当惨重。
养猪大户传授生意经
这“赔一年,赚一年”的周期性怪圈让养殖户们叫苦不迭。
“行情吃不准,我们贸然进去的肯定要吃不少亏。”王良是临海杜桥镇的一名养殖户,三年来,他养猪有亏也有赚,但最终因为把不准市场的“脉”,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他只好选择退出。
那么,如何才能化解“猪周期”波动带来的影响呢?对此,我市不少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蒋才力说,现在大养殖户多少都已经形成了一种“猪周期”共识,但绝大多数的散户却因为不能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再加上盲目地追涨惜售与恐跌滥杀,从而导致养殖户始终处于受损一方。
潘增强的天台县桃源种猪有限公司主要是销售种猪和小猪,他认为今年的猪肉暴涨可能会引发一轮“抢猪潮”。
“盲目养猪是赚不到钱的,要有一定预见性眼光才行。”潘增强建议,遇到猪肉暴跌的时候,养殖户们可更换猪种,等到价格慢慢爬坡的时候再抛售,这种方式能减少风险,在行情低迷的形势下达到利润最大化。
临海春法畜牧公司是台州最大的养猪专业户之一,即便是在去年猪肉价格跌到最低谷时,这家公司不仅没亏反而还小赚了一把。公司的负责人林春法坦言,20年的养猪经历,让他摸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勤奋+努力=成功。
“勤奋就是对猪要好,猪的一日三餐、饮食卫生一定要严格把关;就算有一头猪不舒服,也要及时治病。同时养殖户要努力学习并及时补充养猪技巧和知识。”林春法说,“此外,市场很难把握,农户们要想赚钱还要预防价格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和疫病风险。”
规模化生产+灵活的补贴政策
破解“猪周期”需打组合拳
■专家支招
一头猪同时关系着百姓餐桌和农民增收,而猪周期的波动成了长期困扰生猪生产发展、价格稳定以及市场供应的难题,摆脱周期性波动的窘境,需要的是一套“组合拳”。
周期性波动不断
多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谭砚文教授分析,周期性波动不断,当中有多个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生猪的产供销一体化建设依然不够。散养猪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造成我国生猪生产、加工与销售的脱节,供需失衡就会导致游资的介入,从而加剧市场的波动。
二是补贴政策需要完善。猪肉价格高时,社会各方都关注,为了增加市场供应量,相关部门出台各项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但实际上,这时候价格已经给养猪户发出了收益趋增的信号,再给予补贴,只会使扩大生产的信号更强,导致下一轮供应量过多。
发展规模化生产
实行更灵活的补贴政策
“要化解这种周期性波动,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规模化生产。”谭砚文表示,通过各种扶持、鼓励措施,发展生猪的规模化生产,增强养猪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这是加快跳出猪周期性大幅波动的关键。
反周期的补贴也很重要。谭砚文说,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补贴政策,在价格下跌时增加养猪户的补贴,而在价格上涨时,适当减少补贴,以保证生猪的平稳生产。
谭砚文还建议,猪肉价格上涨的预期往往会造成消费者的恐慌心理,从而进一步放大市场的供需矛盾。因此,适当时候应考虑对消费者实行补贴,也可以实施普惠制的消费者补贴政策。
此外,还需建立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增强政府调控的前瞻性,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防止出现“多了砍、少了赶”的现象,以规避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