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已经太贵了,1斤瘦肉价格就要近20元,几乎和牛肉同价。在这一节骨点上,终于听到,中央要对生猪养殖进行补贴,抑制肉价过快上涨。
然而现实情况是,养猪户对现在的肉价和猪价早已经怕了,前些年数次猪价“过山车”行情仍历历在目,此时对他们而言已不是扩大养殖规模,而是到了准备缩小规模的时候。
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凡是有生产周期的产品,一定会有市场周期,比如生猪的市场周期大概是25个月到30个月之间,因为从小猪变成母猪到它下崽、育肥,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过程。
而在养猪业存在这样一种情况:价格越高,供给越少;价格越低,供给反而越多。为什么?因为人都是趋利的,看到某个行业好赚,就一窝蜂涌进,造成供给过剩,以致自食其果。
连续几次的这种“过山车”行情,不少养猪户也学乖了:就是在猪价高时,一定要少养猪;而猪价跌到“恨不得杀母猪”时,就是市场要好转了——这,就是经济规律。
本来,宏观调控要求政府部门要分析和判断一段时间后的市场运行情况,从而对政策进行一定的调整。因此,要鼓励生猪养殖,平抑肉价,政府早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得出手了,毕竟猪养大是需要时间的,远水解不了近渴。
早在去年生猪价格跌到谷底,不少养猪户开始弃养母猪时,就应该出手稳定母猪种群了。现在,不少养猪户看到养猪有利可图,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数月上升,如果养猪户此时不后怕,不担心“过山车”行情,那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如何呢?结局就是母猪种群迅速扩大,加剧了今后可能提供给市场上猪肉的数量,到时,猪贱伤农的一幕又将上演。这样一来,调控的效果不是大打折扣了吗?
所以,对于市场而言,需要的是适时的调控,是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等病重了再来急救。调控是用来防病,不是用来治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