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猪肉宏观经济学时代的到来

2018-12-24 11:25 来源:猪价格网

  因为CPI的连续新高,猪肉成了明星,它的价格成了中国价格趋势的主要标志,但真要以此明星价格实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该如何入手的确颇费周章。

  道理简单:农业部统计的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猪出栏数散养的比例从当时的80%以上下降到2007年的50%(出栏数50头为散养)在这样的现实之中,谈一通货币政策怎么影响养猪,当然可以很宏观地说猪肉价格的波动,有养猪成本的问题,有养猪周期的问题,但这些问题要放大到什么程度,以何种理论推演才能和央行货币政策挂起钩来,却也没有现成的格式。实际观察中猪肉价格的波动可以直接挂钩的是生猪供应量多少,而和货币政策的从紧从宽要达到的效果,几乎都是相反的。

  2009年货币政策极为宽松,市场充满对流动性泛滥担忧的时候,猪肉价格是下降的,那是因为当年生猪供应多了;而在今年货币政策从紧,可猪肉价格却是上涨的。变化最怪的一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造成了全球流动性缺乏,但猪肉价格却曾经是这轮新高之前的历史最高位。这个最高位的出现和经济基本面无关,就是猪少了造成的。因为2006年至2007年蓝耳病在我国南方各省流行,导致2007年至2008年初生猪供给短缺,2007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56508.33万头,比2006年少出栏近4700万头(《中国畜牧业年鉴(2008)》)。

  虽然有人总结了新世纪(002280)以来的中国生猪价格波动为三年一个周期,但这个周期说是不是靠谱,是否还需要更长时间来检验?因为肉价在CPI的数据权重,一切未必都可以忽视,但这可能太要求我们有耐心了。即使对猪肉价格的三年周期观察到10次以上就需要三十年。

  而仅从2008年前历史高位的这个三年周期看,中国养猪事业就有了很多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更长的时间养猪事业将会如何演变?是谁都不知道的。假如一定要预测一下的话,那么像传统养猪大省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说不准各上个七八家上市公司,中国养猪彻底集约化了也未可知。那时养猪和货币政策的效果能够有所关联,可能就有点靠谱了。

  不过假如未来不是养猪事业发达了,而是养肉牛的事业发达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其实物价的波动是一个正常的经济现象,涨了会跌,跌了会涨,这是不需要有多大争论的。虽然价格问题之复杂常常并非是某种理性的分析就可以终止争论的。因为价格的波动,不仅关乎民生和经济运行,还涉及政府应该怎样管理物价,而政府目前管理物价就拿CPI当令牌。它高了,就要降低它。它权重里的猪肉影响最大,因此管好猪肉的价格将成为政府主要责任也就顺理成章了。

  想消除猪肉对CPI权重的影响,迎接猪肉宏观经济学时代的到来,政府还有一个办法,就是直接以行政的手段干涉猪肉的价格。但可用的手段也不多,就两种:第一是限价;第二是动用国家的储备手段。但这都是对市场物价自身调节的背离。自改革开放以后,猪肉的价格经常发生波动,但人们并非吃不到。1978年以前中国猪肉价格稳定不变,却要凭票才能吃到肉。

  别让“猪坚强”绑架百姓荷包

  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这一创3年以来新高的数字着实让消费者“伤不起”。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更是成为CPI同比大幅上涨的主要推手。

  物价到底高不高,百姓自己的腰包才最清楚,而用一天一个价形容现在的猪肉价格也不过分。根据上海的数据,6月初,生猪平均出场价格是每公斤18.05元,而到7月1日已涨到每公斤19.31元,一个月涨幅达7%。

  前期存栏量不足、疫情多发导致养猪户补栏热情不高、饲料成本高企、劳动力价格上涨,多个因素导致猪肉价格一直“坚挺”。而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约会持续3年,一般养猪户“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猪肉价格今年节节攀高似乎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尽管这样看起来“猪坚强”绑架高物价好像合情合理,但回首过去,就看出平抑物价、控制通胀的难点所在了。事实上,过去十几年,我国已多次出现打不破的猪肉“过山车”魔咒,这与我国猪肉养殖规模化程度较低是分不开的。

  求解“猪周期”,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大生猪养殖的规模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尽快建立生猪养殖的信息化系统,通过技术手段调控生猪补栏量和猪肉供给量。

  除了“猪周期”、天气等因素带来的物价上涨外,炒作成为物价上涨的又一推手。“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去年至今很多“三字经”都证明了这一点,游资作祟、炒作盛行一度使部分农产品(000061)价格居高不下。

  高物价时代,通胀甚至还成为部分企业涨价的顺风车,不少品牌开始搭上这辆高速奔跑的列车。前有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被发改委“约谈”后不久就悄悄提价,再有康师傅、卡夫等众多品牌“瘦身”涨价,后有洋奶粉借着成本上涨的理由集体提价一成左右。

  如何管好游资、理顺市场价格机制,让食品价格不再“绑架”CPI,不再绑架百姓的荷包,还需要政府来点“猛药”,标本兼治,建立抑制通胀的长效机制。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和预警制度,对重点产品的价格重大变动快速反应;健全市场价格信息发布机制,研究完善市场价格波动预测机制,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机制。( 深圳特区报 )

  因为实际生活中有多少人要吃多少肉,市场有多少肉可以卖,以及猪肉的价格波动,是市场自然交易产生的结果。在某个时间节点上有点大变化,也不用看成是坏事情。猪肉价格便宜了一半,销售量未必会增加了一倍。同理肉价涨了一倍,也不会少卖一半。但在这样的上下浮动之中,养猪的人自然会调整他们养猪的多少。如今肉贵了,养猪的人就会多。到这一批小猪都长成大猪出栏了,肉价就会因为生猪供应充分而自然下降。

  这需要时间的过程,而人为地提前进入猪肉宏观经济管理的时代,也许会适得其反。但愿中国的猪肉永远像懒惰的猪八戒那样可爱,保持一定程度的听天由命的精神,而让经济学教科书上少一种猪肉效应导致经济危机出现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