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稳定生猪生产 如何走出“猪周期”?

2018-12-24 11:47 来源:猪价格网

  “有形之手”是必要补充

  近日,一路飞涨的猪肉价格终于放慢脚步,高位盘整。在国务院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五条政策措施后,市场立即作出反应。数据显示,近日全国生猪收购价得到稳定,并呈微幅下降态势。

  据省农委相关部门监测,7月份第一周全省猪肉平均价格28.92元/公斤,与上周相比仅上涨0.91%;全省仔猪平均价格27.30元/公斤,与上周相比下降0.84%;活猪平均价格19.4元/公斤,与上周相比下降0.1%。与此同时,最近两个月生猪存栏总量环比增长,其中6月底全省能繁母猪存栏200.29万头,环比增加1.2%,出现今年来第一次增长。

  猪肉价格企稳,说明生猪养殖者积极性逐步恢复,供求失衡的问题正逐步得以解决,这是市场对国家出台调控政策的一种积极反应。

  据省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因为价格走高,6月份有部分养殖场出现“压栏”现象,推迟生猪上市。 “调控政策的出台,改变了他们的预期,生猪出栏速度明显加快。这对保障供应、抑制市场价格过度波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

  为何生猪市场运行需要“有形之手”的介入? “这是由我国生猪市场的特点和猪肉在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省农委畜牧局畜牧处处长刘干介绍,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一家一户散养为主,养殖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均较低。这会导致生产无序,市场主体进出频繁,加剧市场波动,如果仅单靠市场机制调节代价过大。

  与此同时,猪肉在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地位特殊,是人们的主要肉类消费品。因此,自古以来就有“猪粮安天下”的说法。如果肉价过度上涨,势必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的“菜篮子”。

  观察可以发现,近年来,生猪市场经历多次涨跌周期,期间政府数次出台措施,对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对推进生猪行业健康发展,稳定“菜篮子”效果显著。

  把握时机提升调控效果

  专家指出,市场运行自有其规律,人为干预必须把握时机,顺势而为,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有效地避免生猪生产大起大落。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0年,有关部门对肥东县当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调研就发现,该县生猪养殖收益水平大幅下滑,部分养殖户面临亏损,一些养殖户(场)开始集中抛售生猪,个别养殖户出现宰杀母猪的现象。

  “其实,就本轮价格暴涨而言,早在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的市场低谷期就已经注定。 ”省猪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东风告诉记者,那时大量能繁母猪被杀,行业亏损严重,散户纷纷退出。对此,专家认为,倘若在观察到这些问题时就能及早出台扶持政策,或许可以避免肉价过度波动,调控效果更好。

  “市场自发的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政府调控就要着重体现其预见性。 ”省物价局有关人士认为,政府调控市场,尤其要把握好时机,否则就会变成市场反过来调控政府,被价格信号牵着鼻子走,甚至出现“逆调节”现象。即政府总是在高价时介入,发放养殖和防疫补贴,扶持生产,结果必然是肉价下跌;而到肉价跌回低谷时,一些地方又放任自流,必然导致供应减少。如此,出现恶性循环。

  历史经验表明,大起和大落往往互为因果。就当前来看,短期内猪肉价格攀高给养猪户发出了收益趋增的信号,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此时相关部门出台各项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给予补贴,难免使扩大生产的信号更强,尤其是大部分政策见效要在1年左右。对此,市场人士分析,这样的调控或许存在造成新一轮生产过剩的隐忧。

  掌握好调控时机,必须要完善信息采集、发布和预警机制。刘干介绍,当前,我省有农业部12个价格监测点,180个生猪生产固定监测点(户)。但信息采集量小、滞后行情、受众面窄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同时信息的分析不够深入,指导性有待增强。为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灵敏的预警机制,使之成为自身和市场主体的决策依据。

  调市场更要调产业

  在和记者交谈中,合肥前武综合养殖场场长杨前武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在肉价低时,往往忽视生猪生产;肉价飞涨时则扎堆出台扶持政策。结果就是最需要扶持时求援无门,导致市场元气大伤。而市场利润高时,扶持政策只是“锦上添花”不说,还吸引了大批游资进入,扰乱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强调,不能把调控市场的临时性和阶段性措施,与扶持产业长久发展的措施混为一谈,市场供求出问题就关注,一旦市场平稳后就撒手不管。从长远看,跳出肉价大起大落的“猪周期”,就政府而言,更多情况下应该是产业发展的引导者,而非微观经济运行的参与者。为此,在“调市场”的同时,政府更要着眼长远“调产业”,力促生猪产业升级。

  “调产业”,需要对生猪产业的发展统筹考虑,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一以贯之地实施。当前,最关键的是提高规模养殖比重。一些养殖专家表示,当规模化养殖占到市场的80%以上,“猪周期”振幅就会趋于平稳。就我省而言,规模养殖比重小,家庭散养等小规模生产仍占较大比例,每逢周期性价格震荡,都会出现“散养户跑得快,规模户跟不上”的现象。

  省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提升规模比重,应采取措施促进生猪产业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疫病防控,扶持龙头企业与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用品牌引领畜牧业发展。通过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建立规模化养猪场和大型猪肉加工企业。此外,像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应向产业链倾斜,以奖代补,促进产业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市场供求和价格预期。

  “发展规模化养殖,需要政府从土地、税收、金融、防疫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 ”李东风介绍,以贷款为例子,由于养猪场的土地、猪舍等不能抵押,导致贷款难,制约企业做大做强,对此有关部门应高度关注,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