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云,为稳定猪肉价格,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了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的一系列政策。笔者相信,对于很多养猪户和公众而言,这则消息是令人高兴的。政府关心养猪户又关心着消费者。但一个问题也不摆在眼前,稳定猪价,仅靠补贴养猪户能否成功?
分析猪肉暴涨需要与饲料价格、物流中汽柴油价格,人工成本等涨联系起来。实际上,有猪农透露,每斤猪肉成本仅是饲料成本的就比去年增加0.54至0.6元,人工成本也增加约6分,至于物流中汽柴油成本更为大幅上升。访问基层时,白村党支部书记李朝鲜对温总理说:一是去年猪肉价格太低,农民养猪少了。二是疫病严重,防治困难,影响养猪。三是饲料和人工成本上涨。今年猪肉自然贵了。可见,在这种情势下,靠财政补贴这一手去平抑肉价只是治标手段。
猪肉价涨与其他商品价涨一样,都有一个规律。俗语云,物以稀为贵。不少地方生猪出现供不应求,才是导致猪肉价涨的一个重要原因。媒体云,今年的“瘦肉精”事件之后来自河南的生猪数量大幅下降。而上海市场猪肉供应中,2010年之前就有六七成来自河南。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刘通还指出,此前过低的肉价和2009年年末至2010年年初的疫情,使得这一波价格上涨来势汹汹,持续时间可能要延长一些。北京市农业局畜牧处处长梅克义认为,造成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一些养猪场受当时流行的猪胃肠炎疾病的侵扰,母猪死亡率较高,仔猪的存活率下降,育成猪、育肥猪都有部分死亡,特别是当时出生的幼猪存活率下降,导致目前生猪出栏量下降,影响到猪肉价格。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一个完整的“猪周期”大约在三年,而上涨的过程大约是一年半。因此猪肉价格的上涨有一定的惯性,而且由于基数原因,即使环比涨幅得到控制,同比来看也仍将保持高位。
显然,生猪价格恢复到正常的合理指标,需要一个周期。而只有发展养猪业,才能确保市场供应,才能降低市场肉价。但是,多年来在不少地方鼓励农民养猪的基本措施,多是通过财政补贴。应该说,适当补贴养猪户未尝不可,但补贴过头了会刚给社会造成错觉:认为养猪才是致富之路,于是社会出现一窝蜂养猪现象,就连基层机关干部也投资养猪。猪多尽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降低肉价,但猪多也会出现猪贱伤农。同样,导致养猪户减少。翻阅近几年养猪风波,多是猪少了,政府补贴养猪;猪多了,政府又补贴消费者那样的怪圈。
养猪与种菜一样,都已进入市场经济。市场的要义是按照市场规律去调剂。哪里商品缺少了,市场会引导人们去完善补充;哪里的商品多了,供过于求,商品会自动降低。养猪业的兴衰起落,也非常典型地照见了中国某些产业发展的两难。养猪业的波动因素,按专家的说法,无一不是散养户的进退造成的。作为养猪业中的落后产能,它们就该轮到被首先淘汰。应该说,解决“猪周期”难题,更重要的是建立根本的机制,就是规模化、产业链化,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疾病防治、科学养猪、较好的食品加工,就是说必须走一条支持规模化的、现代化的、产业链化的养猪体系的路。温总理在陕西调研中,“要求政府部门立即行动起来,尽快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笔者理解应包括通过对农业体制的改革,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可惜的是,对于农业体制改革,不少地方仍然很慢。但事实证明,改革越迟滞,经济乱象就越容易发生。
“猪肉上涨周期”是一本猪肉生产与销售的教科书,只有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真正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平抑猪肉涨价,才能真正造福公众。温总理两次生猪价格调研强调猪肉上涨周期对人们是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