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规模养猪 破解“中国式猪周期”难题

2018-12-24 12:00 来源:猪价格网

这是温氏集团技术先进的猪仔保育室。温氏的仔猪成活率保持在95%左右,高出全国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资料照片)。

    “猪周期”牵动中南海,猪肉价格经历“过山车”式大起大落……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广东新兴县,采用“公司+农户+客户”这一“中国式”规模化养猪模式,探索破解“猪周期”难题。

    通过“公司+农户+客户”这一既分散又集约的生产模式,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将分布在全国的8000多户养户“化为一体”,户均年出栏生猪800多头,企业年出栏生猪约680万头,占全国年生猪出栏数的1%。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向农户提供猪仔、饲料及防疫技术,并负责市场销售,养户只承担养殖风险,无论市场周期如何变化,养户获利始终保持稳定,因此也就避免了一般散养户“价涨一哄而上,价跌一哄而散”的“周期律”,保证农户养殖规模的稳定,从而确保企业的生猪供应量保持稳定,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猪贵伤民,猪贱伤农”的难题。此外,与传统的规模化相比,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帮助农民就地实现就业,又避免大规模集中养猪的土地和环保压力。

    在生猪生产安全控制方面,温氏集团实行种猪统一培育、饲料统一生产、药品统一调配的全产业链条控制,养户管理员每隔三五天就会上门对养户进行指导和监测,通过PDA移动监控系统,在养户猪场就可以实现现场信息采集并实时传输回集团研究院数据中心进行运算分析,并实时提供解决方案。在生猪上市前,企业会对每个养户的每批猪群都进行尿检,合格之后才卖给生猪批发商和肉联厂。这种全产业链条的监管,确保了生猪的安全健康。

    “中国式”规模化养猪在20多年的发展实践中也面临一些难题,温氏集团总裁温志芬表示,近年来规模化养猪企业面临三大压力:土地压力、环保压力和防疫压力,建议政府加强养猪土地供应,拿出适度经费补贴规模企业的环保投入,加大防疫和疾病控制方面的药物科研和生产。

    温氏集团总裁温志芬的电脑上统计数据清晰显示出2004年至2011年生猪出栏价格的波动曲线,而2010年5月以来剧烈的单边上涨,大大超出了这位中国最大生猪生产企业老板的预期。

    温氏集团研究院信息中心实时监控着全国8000多户养户的生产和出栏情况,信息中心姚绘副主任告诉记者屏幕显示监控到的公司截至7月16日17时30分的年度生猪出栏量为2980145头。

    广东新兴县洞口布坪村的温氏签约养户梁华文推着饲料车准备喂猪。梁华文原来在东莞电子厂打工,2008年回到新兴老家签约温氏养猪,现在他猪场里有700头生猪。梁华文还利用猪粪建起了鱼塘,养猪和养鱼的年收入达到20多万元。

    广东新兴县洞口布坪村的温氏签约养户梁华文(右)和温氏集团养户管理员刘伟麟在猪场查看生猪生长情况。由于近期暴雨频繁,刘伟麟(左)通过手持PDA反馈的集团研究院饲养提示,特意交代梁华文不要天天给生猪洗澡,要预防感冒。

    广东新兴县城郊的温氏签约养户黄植强最近又从温氏新进500只猪仔。2008年猪肉价格步入下跌区间,黄植强的养殖规模却持续扩大,他说:“温氏的收购价格基本上没有大的波动,我的猪场增收也很稳定”。

    广东新兴县城郊的温氏签约养户黄植强最近从温氏新进500只猪仔。2008年猪肉价格步入下跌区间,黄植强的养殖规模却持续扩大。

    这是温氏旗下一家日产量450吨猪饲料的加工厂成品车间。这里生产的全部猪饲料都是赊账给签约养户使用,在生猪出栏时再和养户结算猪苗、饲料费用。这种办法极大缓解了养户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