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莲乡大地春意盎然。3月12日上午,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亲自给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云湖桥龙湖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产学研示范基地”授牌。这是湘潭县在发展现代畜牧业走科技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湘潭县畜牧业发展坚持走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的路子,以科技为引擎,从六个方面努力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助推畜牧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打造全县养殖业发展新亮点。
一、抓科技入户和农技推广
该县每年外请内聘11个省市县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担任科技特派员,深入养猪大户、养殖合作社及企业公司等,围绕养殖产业中的关键环节,开展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再利用科技户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有效促进了全县畜禽养殖产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同时,依托基层农技推广项目,成立专家组、遴选40多名技术指导员,开展包括生猪养殖、疫病防控、饲料配方、养牛、养羊、水产养殖、鱼病防治、及养蜂等全方位技术培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每年举办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畜牧兽医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内科研院校专家、教授来湘潭县讲授养殖技术,现场解答养殖户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培训养殖户1000余人次。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抓品种改良和良种引进
该县以“新五丰”、“天心”牧业、伟鸿、鹏扬生态、雁湖农牧、科星公司为重点,建设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优畜禽产业。逐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有站”的良种繁育体系。推广原种猪生产综合配套技术,包括原种猪的选育技术,提高母猪繁殖率技术,疫病防治技术,地方品种的选育改良保护技术。设立人工授精站,使散养户人工授精普及率达60%以上,规模猪场人工授精普及率90%以上,长白、大约克、湘砂猪等良种改良率达到90%以上,努力引导社会力量创建畜禽品种繁育场,良种畜禽自给率达到80%以上。
三、抓本土资源保护和开发
一是加强砂子岭母猪地方资源的保种,作好选育开发利用工作。砂子岭猪是湖南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是“华中两头乌猪”的主要类群,已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该县每年对县境内砂子岭猪资源场在技术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同时,加强宣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企业,加快构筑较为完整的集养殖、深加工及相关产业一体发展的产业链,成功打造砂子岭猪品牌。二是从2014年开始,该县生猪创业链工作站在省市县专家的指导下,将云湖桥龙湖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作为合作基地,在其猪场开展不同肉质调理剂,食用菌菌糠对湘砂猪育肥性能、胴体品质、肉质特性的影响,发酵床垫料微生物数量与酶活变化规律,生物发酵床垫料配方对比,发酵床养猪安全性和湘沙猪配套系推广等六个方面的研究,致力于制定发酵床养猪的营养技术标准,提高产品效值,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破解了“高档食用菌(灵芝、猴头菇)+安全优质猪+发酵床”的生态种养循环模式中技术瓶颈,成功打造地方品牌。
四、抓防疫和检疫体系建设
近年来,利用县乡机构改革的契机,深入推进防疫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县有局、乡镇有站、村级有员”的三级防疫网络,初步建立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检疫监督、兽药监察、防疫技术支撑和物资保障体系。实现了县有兽医实验室,配备了显微镜、解剖台、医用冷藏柜等实验检测仪器设备;乡镇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快速检疫箱等办公仪器设备设施。在乡镇设立了25个疫情监测点、11个检疫申报点,加强动物疫情的日常监管。把疫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把审核养殖条件、检查饲料兽药、尿检牲畜瘦肉精、动物疫情监测、免疫抗体检测等纳入精细化管理范畴,确保应免动物免疫密度常年保持100%、抗体效价保持在70%以上,从源头上确保畜禽疫情平稳。
五、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坚持“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理念,加大规模养殖场粪污综合利用设施改造,推广应用废水净化技术,实行固液分离、雨污分流,强化源头控制。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推广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林牧循环、沼气利用、有机肥加工等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措施。近三年来,全县共投入政策性项目资金7500余万元,建设粪污处理工程200个,沼气等资源利用项目2600余个,极大地推进畜牧业废弃物综合有效利用。
六、抓标准化养殖场建设
持续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以“畜禽良种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为核心,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增量提质。鼓励养殖企业发展种养结合、农牧一体的现代养殖示范园。现有湖南新五丰湘潭原种场、伟鸿种猪场2个国家级核心种猪场;湖南鹏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猪场、湘潭砂子岭资源保种场等9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2个升级标准化示范场。发展了 2个国家级生猪养殖合作社,5个省级养殖示范合作社。
目前,湘潭县按照“十三五”规划的整体要求,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走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路子,积极创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面转型升级,全力“畜”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