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的不规范畜禽养殖点,存在环境、安全、食品等方方面面的隐患。最近,金山宣布基本全部消灭了不规范畜禽养殖点。
每到夏季,畜禽养殖点散发出来的臭味,以及随之而来的蝇虫滋扰、周边河道污染等问题,一直是市民热线和夏令热线投诉的热点。这一情况,在上海郊区县尤为突出。
记者今天从金山区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金山区280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中关于畜禽养殖整治的126个项目,目前除1项因规模化减排需等待相关政策出台外,其他125项已经全部完成。
养几只鸡鸭,在农村本很常见。但那些不规范养殖点,可就让人头疼了。而作为畜禽养殖大区,金山农民的宅前屋后、自留地,许多都被辟为了禽畜养殖场所,而不少外地来沪人员更是在承包土地的过程中,开展规模化的不规范养殖,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压力。
不规范养殖,到底有哪些危害?金山区农委农委畜牧水产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不规范养殖点大多没有取得《动物卫生防疫条件合格证》,且为了节约成本,常使用未经处理过的餐厨垃圾喂饲。部分养殖棚还是养殖户私自搭建的,存在人畜混居、养殖区域乱拉电线等不安全因素。
同时,它们大多没有处理畜禽粪便、废水的专业设施,任意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不小的污染。今年初,金山区委书记李跃旗在金山工业区暗访时,就发现了一处隐藏的非法养猪场,乱排的猪粪便和污水已对附近的一条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事实上,金山区从2013年就开始启动了整治不规范禽畜养殖工作,但整治涉及环节多、整治周期长、利益平衡难、回潮反复快,需要工作人员一而再、再而三地上门做养殖户思想工作。2015年7月,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启动,加大畜禽养殖场淘汰和治理力度成为整治点之一。各街镇(工业区)相继成立了不规范畜禽养殖整治小组,实地摸清养殖数量、量取棚舍面积、材质,与养殖户协商谈判,进行关停。镇政府、村委等给予配合的养殖户以相应的资金补偿,不少养殖户也开始自拆,整治小组还帮助联系猪羊、禽类等销售处理渠道。2015年全年完成整治22户,2016年又确定了126户整治目标。
阮巷村就是一个不规范养殖户特别多的区域。村党总支书记阮春峰介绍说,去年摸排下来,全村竟存在30多家不规范养殖户,“几乎每组都有,周边老百姓的反应也比较强烈,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味道不好闻,苍蝇特别多。”
去年,该村完成了20家外来养殖户的整治,今年则相继对阮巷6组、11组、20组等本地养殖户开展整治。其中面积最大的11组养殖户,整治处理了禽类6万只,拆除禽棚舍4150平方米,另两处也共处理了生猪近200头,土地全部进行清棚还耕。部分小规模禽类养殖点则按要求进行了整改,粪便经收集后卖给附近的果园做有机肥使用。
借环境综合整治之机,金山区还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牧场进行了整治。漕泾镇二牧场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区域面积380亩,几十年来该区域牧场的功能逐渐退化,由于无序转租和违规占用,一些废品回收、食品加工小作坊充斥其间,来沪人员混居周边,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社会管理问题。目前,漕泾镇已经对该区域进行全面清理,结合减量化工作对土地实施整体复垦还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