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路飙涨的生猪价格再次成为业内人士热议的焦点。其实从2015年4月份开始,生猪市场行情就一直比较乐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能繁母猪的存栏量却连续下降。如何看待生猪数量下降与养殖增效的关系?生猪养殖的转型升级面临哪些关键问题呢?畜牧大县的局长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江苏省海安县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董飞说:“畜产品产量和养殖效益是一对矛盾。当产量大于需求时,效益就会降低;当产量小于需求时,效益就会明显好转。这是‘猪周期’的本质,也是困扰养殖场(户)做大做强的因素之一。”
江苏省滨海县农业委员会副书记薛德华说,产量和效益之间应该维持动态平衡的关系。“养殖场(户)不应在价格高企时盲目扩张,也不应在价格低迷时盲目缩减。如何维持这个平衡还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努力。”
对此,湖南省汨罗市畜牧水产局局长周沫认为,要从宏观上控制生猪养殖总量,加速推进规模化养殖的进程,同时也要提高养殖行业的准入门槛。辽宁省义县动物监督管理局局长邹博补充:“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解释,外行人进入养殖行业往往导致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浪费,既不便于控制总量,又阻碍了生猪养殖行业的提质增效。
针对生猪养殖提质增效的关键问题,局长们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资金、人才、技术、环保等问题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湖南省靖州县畜牧水产局局长邓集海认为:“集约化和龙头化可以克服这些困难。”他举例,靖州县2013年招商引进了温氏集团,引领养殖户共同养猪。这相当于一个超级合作社,可以为养殖户提供仔猪、饲料、兽药、技术指导和收猪等全方位服务,确保其养殖效益。而养殖户若想与温氏合作,就必须按要求建好标准化栏舍,又保障了养殖环境。
从总量控制方面来讲,集约化和龙头化也有优势。薛德华说,滨海县也引进了温氏集团,由于合作养殖户饲养的仔猪全部由温氏提供,所以,如果能掌控温氏的母猪情况,就基本能掌控全县的生猪养殖量,进而维持产量与效益的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