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猪价高涨之势还在全国蔓延,而且大概率“超强猪周期”仍将继续。养殖户能享受到猪肉涨价红利当然好,但那些因眼馋高利润而想追涨进入养殖业的农户则要当心。如果这一轮猪价大涨引发超预期的疯狂补栏,“猪周期”的拐点也会加快到来。
元旦过后,猪价持续上涨,至春节旺季结束消费转淡,也未影响猪价上行趋势。中国生猪预警网数据显示,3月22日瘦肉型猪出栏价达19.9元/公斤,较一个月前上涨10%,较去年同期涨超60%,已突破2011年6月的历史最高点。猪肉消费淡季不淡, 一头猪利润甚至能达到1000元左右,令市场惊呼:猪不但“飞起来了”,而且进入了一轮“超强猪周期”。猪价飞涨的原因何在,这轮“超强猪周期”又能坚持多久?
生猪价格持续上涨的背后,是产能持续缩减。今年母猪存栏量进入周期低位,头两个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低至3760万头,较上轮周期低点下降了17.9%。母猪存栏持续下行导致仔猪和肥猪供应紧缺,供求严重失衡,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又在于,此前生猪养殖产业经历了一轮深度去产能。2015年以前,连续三年的行业亏损把生猪养殖业打入低谷,此后的环保整顿又淘汰掉一大批养殖户,虽然去年以来猪价已开启恢复性上涨之路,但元气远未恢复。春节前猪价高位旺销,加之担心节后进入淡季,养殖户春节前踊跃出栏导致猪源大量透支,今年冬季的疫情又给仔猪存活率雪上加霜,节后的市场匮乏便成必然。而仔猪价格不断推高,强化养殖户看涨预期,压栏惜售,进一步加剧短缺助力短期猪价上涨。由于生猪存栏量持续下降导致供给远低于需求,即便是在猪肉消费淡季,也挡不住猪肉价格的上升。所以我们也就看到,猪价的“一飞冲天”,既不反映养殖成本——作为饲料主要构成的玉米和豆粕,在 2015年保持了持续下跌态势,至今未改;也和消费拉升无关——目前的猪肉销量仅为年前的一半。
猪价飞涨源于供给严重不足,此轮猪周期持续多久,关键也就要看供给端源头母猪补栏情况。通常仔猪长成出栏需要4个月,从补栏后备母猪到影响供应则需要13个月左右。目前猪肉“产能不足”导致供给增长跟不上需求增长是既成事实,由于存栏量短时期内难以迅速恢复,而如今猪粮比已经攀升至2008年以来的高位,一头小仔猪可以卖到千元左右,这无疑又为未来生猪出栏价进一步推高埋下了伏笔。所以,2016年猪价大概率将保持在高位运行。同样可以预见,受猪肉价格上涨的推动,CPI涨幅也会在今后几个月乃至全年维持较高水平。
众所周知,“猪周期”备受关注是因为对CPI影响很大,而CPI的走势则是决定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2月份CPI涨幅攀升到2.3%,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了25.4%。3月以来猪价再度大涨,自然也会拉动CPI数据继续上行。不过,虽然此次猪肉价格上涨猛烈,但“猪周期”实际对通胀水平的影响将弱于以往,一个理由是今年猪肉价格在CPI中权重有所下调。据推算,猪肉价格权重已从上一年的3%调低到了2.34%,这会降低CPI随猪价大幅涨跌的波幅。另外,虽然猪价持续坚挺会推高全年平均CPI水平,但养猪业补栏回暖和仔猪价格迭创新高,也表明供给端已趋向积极,意味着随着供求失衡会逐步化解,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空间有限,即便其全年保持在高位运行,但同比增速可能呈递减趋势, 对CPI的拉动作用也会递减。更重要的是,当前基本面状况仍然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和内外需疲软,猪价飞涨的“单兵独进”很难持续也不会成为通胀加剧的决定因素。换言之,目前我国尚不存在CPI持续快速上涨的支撑力量,所以,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主基调也不会改变。
当下猪价高涨之势还在全国蔓延,而且大概率“超强猪周期”仍将继续。对于曾饱尝亏损仍在生猪养殖业打拼的农户来说,能享受到猪肉涨价红利当然好,但那些因眼馋高利润而想追涨进入养殖业的农户则要当心。暴涨之后必有暴跌相随,这是“猪周期”的铁律。目前猪粮比价已进入黄色预警区域,意味着未来生猪价格有可能进入下跌通道。如果这一轮猪价大涨引发超预期的疯狂补栏,“猪周期”的拐点也会加快到来。因此,养殖户现在必须有风险意识,合理安排补栏,规避本次猪价暴涨带来后期巨大的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