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国内生猪产能跟不上老百姓吃肉的节奏,一斤最普通的猪肉,也动辄卖到三四十甚至突破50元的高价。
为救“猪肉控”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政策倾斜、企业联动,使生猪产能不断恢复;加大进口、储备肉投放,市场的猪肉多了起来……
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市场上的猪肉便宜了许多。在6月23日之前,猪肉已经连降20周!数据显示,截至24日下午2点, 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2.03元/公斤。爱猪肉的消费者喜闻乐见、奔走相告!
01、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猪肉降价的另一面,是让养殖户招架不住、叫苦连天的局面——6月23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13.01元/公斤,较去年同期下跌61.89%!中国猪价持续下行,说明在猪瘟和疫情之后,生猪产能得到显著提升。但价格再往下,就逐渐远离猪企成本,“一头猪亏损2000元”成为一个可怕的噩梦。
与现货市场保持同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也不断刷新新低。大商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6月25日盘中一度低至18200元/吨,相较于30680元/吨的历史高位,短短几个月,最大跌幅达40%!
短短半年,目睹了猪企、养殖户从躺赢到血亏,生猪养殖将会骤然减少,供需关系变化,再过一段时间,猪肉价格恐将再度异动!
02、国内猪肉产能即将过剩,为什么还要进口?
2021年1-5月,我国进口猪肉达到196万吨,接近200万吨,而2019年全年进口也不过210万吨,在这样行情极其不好的情况下,我国却还在大量进口猪肉,这是为何?
第一,便宜。即使国内猪肉已经跌到这个地步了,进口猪肉还是比国产猪肉价格更便宜,所以进口还是很划算的,进口猪肉有利于维持国内猪肉价格的稳定。
第二,补充供给。从养猪结构上看,我国的生猪产能其实还没有恢复到2017年的正常水平——别看现在国内传出“生猪产能过剩”,且猪价跌幅很大,其实是因为猪周期遇上了疫情“黑天鹅”,是极不正常的小概率事件。过了这段时间,进口肉的弥补国内猪肉供给的作用就能发挥得更明显。
第三,平衡后续供需关系。国内猪肉价格可能还会再跌一小波,但是大跌的概率很小,为了维护国内猪肉的供需平衡,进口实为一策,至少是有备无患。
有时候老百姓看不懂的操作反而正是国家智慧的体现。
03、到港量减少,进口肉价格优势减弱
随着国内猪肉价格的进一步下跌,进口商们已经开始减少进口猪肉了。
从数据上看,进口猪肉到港量从4月份就开始下降,按照船期来看,敏锐的进口商们从2月就对市场风向有所察觉。
5月份,猪肉(含杂碎,下同)进口量有所下降,整月到港47万吨,环比4月下降14.5%,同比去年5月略降7.8%,是今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
比起上个月,除了美国和加拿大,我国对其他国家的进口量均有所减少。尤其是对西班牙猪肉的需求降低,进口量环比下降了24%,关键还是在于价格。
据外媒报道,欧盟生猪价格自年初以来已反弹 22%,而西班牙的生猪价格又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6月初,达到€186.23/100kg(折合人民币约14354元/吨)。在国内猪价接连下降的情况下,进口肉的价格优势减弱。
6月,国产与进口肉价格差进一步缩小,进口量将会再次下跌。
04、结语
从去年突破50元的高位,到现在的20出头,猪肉价格如同坐上过山车,大起大落间,消费者和猪企之间,总有一方被“伤害”。不过,从这短短半年的情况来看,猪肉进口处于高位、产业集约化已是大趋势。只有跟风者少了,预期稳定了,价格稳定了,才能让养猪不再是个“玩心跳”的行业,我们才能不用看周期,踏实吃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