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业资讯 > 养猪信息 >

猪价朝着“6元”大关齐迈进 拐点将出现在何时?

2022-02-17 08:55 来源:新农鸣

  2022年新年伊始,在国内猪肉供应宽松格局之下,生猪价格遭遇“开门绿”,而春节过后,跌势进一步加重,并呈现出“跳水式”下跌趋势,各地生猪价格齐向“6元”大关迈进。近期在收储政策的刺激之下,颓势有所缓解。那么,导致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在产能过剩的大格局之下,猪价拐点是否会延期?真正的拐点又将在何时出现?

  导致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受非瘟影响,国内猪价在经历了19/20年的强劲上涨后,2021年随着生猪产能恢复加速,国内生猪价格也从之前的高点跌至低位运行。在10~11月虽然经历了一波还算强势的反弹,但在终端腌腊和灌肠活动前置的情况下,叠加养殖端规模猪场年末冲业绩放量出栏,反弹未能延续,12月份猪价开始触顶下行。

  进入2022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出下跌态势,其中2月份以来下跌幅度尤为明显。根据生猪价格预警系统显示,截止2月16日,全国生猪均价12.34元/公斤,环比下降12.52%,和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了58.84%。探究导致生猪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过剩产能持续释放的大背景下,养殖端出栏积极性高。从供应层面来看,目前猪价“跌跌不休”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猪产能较为充足。从2021年的3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份,国内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都处于快速增长期,对应的出栏量为2022年1~4月份。同时,根据农业农村部2021年年末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年末,全国生猪存栏量达到了4.49亿头,而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也高达4329万头,均超出了正常年份的正常保有量,也就是说,生猪产能早已出在了过剩的状态之下。

  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生猪价格大部分时间在下跌,导致养殖端长期处在盈利平衡线下方,对2022年1~2季度市场行情并不看好。这也倒逼上游养殖企业开始加速产能去化,三元母猪转商品猪、降低配种率等随处可见,在部分猪价低价区,甚至出现了对怀孕母猪引产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后期产能的供给。从这点来说,2~4月国内生猪供应或许要比预期的少。

  除了上述原因外,由于对后市看空情绪浓重,从1月份开始,养殖端规模猪场和中小散户双双降体重出栏,生猪交易均重明显下降就是看空后市最直接的证明。根据对定点屠宰企业生猪交易均重监测,目前头均交易均重为117.46公斤,而上年12月初的时候,交易均重还处在125公斤左右的水平,因此,市场生猪供应相较预期出现了增加。

  二是需求提振不及预期。从需求层面来看,进入2022年以后,在生猪价格低位运行的刺激下,虽然屠宰企业的开工率同比有所增加,但由于消费端备货需求被前置,加之部分地区点状发生疫情,春节前的备货并没有达到预期高度。同时,虽然猪价处在低位,但对于后市的担忧,导致屠宰企业无一例外放弃分割入库,对需求提振毫无贡献量。

  春节过后,由于节前备货充足,同时受开学季尚未到来以及终端消费分散等因素影响,屠宰企业开工率下降明显,降幅达到了65.81%。由于目前市场猪肉供应充足,在销区竞争非常激烈,砸行现象多有发生。屠宰企业为缓解销售压力,通过降价促销来保证订单量,同时,通过压低生猪结算价格降低亏损,这也从消费端倒逼生猪价格进一步下降。

  猪价拐点是否会延期,真正拐点何时到来?

  在经历了前期猪价持续下跌后,目前行业对猪周期拐点何时出现较为关注。

  从年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以及养殖端市场行为来看,受养殖端观望情绪影响,并未出现大的能繁母猪去化动作,产能去化速度不及预期,同时,随着养殖端不断优化和提升母猪生产性能,短时间内生猪供应仍处在充盈状态。而且从需求端来看,随着终端消费习惯的逐渐转变,终端消费对需求难有明显提升。因此,近期猪价走势就成为产能去化能否加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猪价涨跌反复,不排除出现拐点被延迟的可能。

  从供应端来看,2022年生猪出栏量的高峰期将有可能出现在4~5月,考虑到10~11月猪价出现的反弹,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上游去产能进程,因此,2022年4~6月生猪供应仍然是较为充足的局面。

  从需求端来看,4~6月份,气温将逐渐回升,进入猪肉消费淡季,终端需求较差,应该也是对应猪价较低的时候,屠宰企业的分割入库意愿将会有所提升,这对需求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十分有限。

  综合以上因素,在产能持续释放而需求端萎靡的情况下,加之历次猪周期低点都出现在5月份前后,预计本轮猪周期的价格低点或将出现在4~6月份左右,下半年随着需求提升,行情或有所好转,但整年生猪供应仍然较为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