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养猪业不断发展,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猪场建设也经历了“三段跳”,完成了从小栋小跨模式,小量通风降温+保温、国内国外多种模式并存到现在南北模式固化,区域稍有调整的跨越发展。面对当下越来越严格的生产标准和不断提高的养殖效益,怎么样的猪场设计才是符合当下养猪业发展趋势,满足高效养殖需求的呢?农业部南京设计院刘平云教授在第二届(2016)猪业(珠海)高峰论坛上,针对中南地区猪场建设及模式探讨为大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
首先,刘教授带着大家详细了解了猪场建设的原则、流程等内容,而后针对中南地区具备的气候、资源等不同条件,为大家呈现了适宜中南地区养猪生产的典型猪场设计。
猪场建设的原则
1、满足防疫要求——严格的要求控制疫病
(1)功能分区;
(2)实现场外打料;
(3)场外车辆集中消毒;
(4)场内高压冲栏消毒中心
2、提高生产效率——自动化设施提高效率
(1)自动料线;
(2)自动刮粪(尿泡粪);
(3)内部转群高效。
3、控制建设成本!——合理分配资金,具备长远战略眼光
(1)前期费用不能省;
(2)密封保温设施不能省;
(3)设备投资不能省;
(4)其他能省则省。
4、粪污减量化——节能减排促环保
刮板(尿泡粪) +节水技术
中南地区经典猪场设计实例(存栏4800头母猪仔猪繁育场)
在提到中南地区猪场设计之时,刘教授以一存栏4800头猪场为例,因地制宜,详细讲解了中南地区猪场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由于中南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可达到39-42度,持续时间较长,为20-30天左右,故如何及解决降温、通风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的方面。针对不同圈舍,需要我们采取不同的通风方和措施。
配怀舍环控设计
夏季降温:配怀舍夏季采用全机械负压隧道式通风+湿帘降温。
夏季通风:根据不同温度自动调整通风。
冬季采用垂直通风换气,具体方式为从檐底进风——吊顶进风口——猪舍内部——风机换气四大程序。
分娩舍环控设计
由于中南地区相对特殊的气候环境,很多养殖场内夏季母猪降温与仔猪保温之间存在矛盾,采用隧道式通风直接对吹仔猪会造成仔猪体感不适。故我们可以采用垂直通风系统。
那么,如此设计之后有何依据?又能为我们的养猪生产带来那些便利呢?且听刘院士为你细细道来——
分娩舍设计原理
1、空气通过预处理室进入室内,冬天时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夏天时进行降温处理。
2、空气通过预处理室进入猪舍内的地下主风道,主风道横跨整个猪舍,空气在风道内速率为3米/秒 。该主风道与各个分支风道相连接。
3、空气进入分支风道后再有EXATOP通风柱打入室内,通过调节通风柱开口,保证进风速率恒定在5米/秒。新鲜空气通过通风柱打到天花板,与顶部热空气混合再落到动物身上,保证猪只不直接接触冷空气。
4、污浊空气由漏粪地板下部排除。在猪舍末端装有一台风机将浊气抽出,避免氨气,二氧化碳或是灰尘随着向上排气进入室内,且由漏粪地板下部排气保证了地板的干燥。
设计优势:
1、室外温度过高时 :空气由地下风道进入室内,通过地窖效应可自然降低5度。
2、室外温度过低时 :均匀的进气速率可保证冷空气打至房顶与室内热空气混合。
3、环境温度 : 各个进气风柱均保持相同速率送入新鲜空气,保证室内环境温度均一,无温度差。
4、进气速率 : 室内无进气死角,进风速率在各个进气口均保持6米/秒。
5、废气(氨气和二氧化碳) : 废气均匀前规律地由漏粪地板下部排走,避免了猪舍内部废气的堆积。
6、污浊空气由漏粪地板下部排除,保证了地板的干燥,大大减少了呼吸系统及消化道疾病。
报告最后,刘教授强调道——对于现代养猪场设计而言,没有最好的模式,只有最适合的模式,任何一种模式需要公司团队系统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