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养殖技术 > 养猪 >

种猪的科学引种和运输方法

2019-01-06 11:12 来源:猪价格网

  树立科学的引种理念

  实现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 引种是每个猪场生产经营者都要考虑的问题。养猪企业中,品种的改良速度是牵制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国外引种,还是国内引种,都应该树立一种科学的引种理念。

  实力是品牌的支柱。有品牌、有实力的养猪企业, 品牌意识 品牌是实力的象征。有自己独特的政策优势、雄厚的资金优势和过硬的技术优势,从客观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种猪企业有可能、也有能力生产出更为优良的种猪。更不可忽视的种猪引进的同时,其所附带的品牌附加值,如完善的更为人性化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内容包括围绕养猪生产各个环节的培训及指导等。

  规范化生产是很重要的品牌标志之一。推行规范化生产是促进养殖业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 作为现代种猪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温家宝总理指出,建立农业规范化体系并通过示范加以推广,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种猪企业品牌经营的基础就是规范化生产。

  有时一旦发病简直是防不胜防, 健康意识 目前猪病让太多的养猪生产者无奈、苦闷和彷徨。因此健康的养猪理念显得尤其重要。猪群保健掰开了揉碎了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养猪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猪场设计、饲料因素、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品种因素及整个猪群的健康水平和免疫状况等。从引种的角度谈保健,首先要选择信誉良好的种猪公司。这是选种的一个前提,具体到每头猪只除了要注意观察其外观表示外,同时要进行血清抗体监测(如elisa方法、间接血凝试验等)一般要检查猪瘟抗体、口蹄疫抗体、伪狂犬野毒、蓝耳抗体等。对于猪瘟、口蹄疫阴性猪不选或者加强免疫,伪狂犬野毒阳性猪禁止引入,这样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疾病的引入。有些失败的引种确实值得养猪人借鉴,有的引种等于引来定时炸弹,一旦条件恶化,便会不定期“爆炸”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净化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要付出非常沉重的代价。

  经过严格选育的结果, 良种意识 优良的种猪是育种场通过不同的现代育种技术(种猪性能测定、遗传评估或分子育种等技术)措施。其各项生产性状都表示出良好的遗传性。养猪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父系猪和母系猪的选育场。父系猪主要体现在良好的产肉性能,饲料利用率、日增重、屠宰率、瘦肉率高,腿臀肌肉发达,背膘薄和公猪性欲好等生产性能。母系猪则表示出良好的繁殖性能,性成熟早、产仔多、泌乳力强,母猪使用年限长、分娩指数高等生产性能。

  目前种猪引进方面存在几个问题

  注意不要盲目购买和饲养不适合自己发展的所谓新品种, 养殖场(户)引种时。这样的猪种对饲养条件要求比拟高,不容易饲养成功。

  忽略种猪质量 特别是刚步入养猪行业的专业户, 选择价格低廉的种猪。往往由于缺乏实际的养猪经验,引种时只问价钱不讲质量,而劣质的种猪性能一旦在生产中表现出来,比方后裔生长速度慢、饲料报酬低,就会给自己的猪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忽视综合育种值 种猪和商品猪由于目的不同, 只注重体型。其选择规范显然是不同的千万不能按商品猪的要求和规范选择种猪。后臀特别丰满的种猪,不易发情配种,产仔时容易发生难产。背膘薄的母猪通常泌乳力差,仔猪的成活率低。

  并标明该种猪个体的各项资料, 有资质的种猪场对所售种猪均提供详细的系谱。其中包括估计育种值(ebv及其父母系指数等。只有通过该个体综合育种值并结合其外表特征,才是判断一头种猪优劣的科学态度。

  淘汰率高 许多人都认为多猪场引种, 多处引种带来多种疫病。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爆发的可能性很大,引种时,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进种猪,引种的猪场越多,带来的疫病风险越大。

  实乃不纯 目前国内饲养的种猪大部分都是国外品种, 些许杂毛。而国外的育种公司培育这些品种时,也是通过多个品种、多种性状等有利于生长发育或繁殖性能选择培育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三元杂交商品猪完全是纯白色,一点杂毛、黑斑都没有是不现实的一般认为这个比例能控制在3%以内是可以接受的。

  ①分析近年生猪价格周期变化。

  ②根据养猪生产周期分析。

  ③根据运输本钱和疾病防控状况分析。

  ④结合本场经营发展战略。

运输方法

  最好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车辆装运种猪。在运载种猪前应使用高效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两次以上的严格消毒,最好能空置一天后装猪,在装猪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如双链季胺盐络合碘)彻底消毒一次,并开具消毒证。

  在运输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减少种猪应激和肢蹄损伤,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要求供种场提前2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猪停止投喂饲料,赶猪上车时不能赶得太急,注意保护种猪的肢蹄,装猪结束后应固定好车门。

  长途运输的车辆,车厢最好能铺上垫料,冬天可铺上稻草、稻壳、锯末,夏天铺上细沙,以降低种猪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猪只的数量不要过多,装得太密会引起挤压而导致种猪死亡;运载种猪的车厢隔成若干个栏圈,安排4头~6头猪为一个栏圈,隔栏最好用光滑的钢管制成,避免刮伤种猪;达到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并喷洒带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或者与母猪混装,以免公猪之间相互打架。

  长途运输的种猪,应对每头种猪按1ml/10kg注射长效抗生素,以防止猪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对于临床表现特别兴奋的种猪,可注射适量氯丙嗪等镇静针剂。

  长途运输的运猪车应尽量走高速公路,避免堵车,每辆车应配备两名驾驶员交替开车,行驶过程应尽量避免急刹车;应注意选择没有停放其他运载相关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绝不能与其他装运猪只的车辆一起停放;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如绳子、铁丝、钳子、抗生素、镇痛退热药以及镇静剂等。

  另外,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因为这样做极可能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株引发相同疾病。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小时~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能恢复正常饲喂量。种猪到场后的前二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用泰妙菌素50mg/kg、金霉素150mg/kg)和多种维生素,使种猪尽快恢复正常状态。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天~45天,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伪狂犬病(PR)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没有细菌感染阳性和病毒野毒感染,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等抗体情况。种猪到场一周开始,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等各类疫苗,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免疫注射,如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疫苗等。种猪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进行一次全面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在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