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养殖技术 > 养猪 >

福利化养猪技术促进健康循环养殖

2019-01-07 10:45 来源:猪价格网

  福利化养猪新技术是猪舍科学设计、温度合理控制、污染有效治理等方面的组合技术。它能有效地解决生猪规模养殖过程中存在的温差大、污染重、臭味浓三大难题,改善养猪环境和公共卫生状况,促进健康养殖。

  动物福利的概念源于英国。1822年,第一个禁止虐待动物的议案———“马丁法令”获得通过。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异常行为、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国际上公认的动物福利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5种自由,即不受饥渴、生活舒适、不受痛苦伤害、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国外提出动物福利问题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许多国家(如欧盟)都制定了保护动物福利的法律法规。我国《畜牧法》规定:“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使“动物福利”得到了体现。

  大力推广福利化养猪新技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是体现福利化和健康养殖观念。近年来,疯牛病、链球菌病、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暴发,都证明了人和动物之间密切的关系。如果动物的生存状况恶劣,就必然会伤害到人类。因此,保障动物福利就是保障人类的健康安全。二是充分发挥猪的生产潜能。与传统规模饲养相比,商品猪95千克出栏,饲养期由140天缩短到120天,料肉比由2.8~3.0∶1降为2.4~2.6∶1。三是有效解决了规模养殖中的环保问题。“以猪为本”的设计解决传统养猪“怕热、怕冷、怕脏”的问题。猪舍内干净、卫生、无蝇,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氨气等)明显减少,粪尿等排泄物经地下沟入沉淀池或沼气池。四是养猪效益有所提高。全封闭式猪舍设计及严格的环境控制,不仅改善了生猪福利,降低了疫病防控风险,而且提高了养殖收入。采用福利化养猪技术,与传统养猪模式相比,按每头平均增加纯收入50元,全年出栏2批(每批150头)商品猪计算,每户可增收1.5万元。

  福利化养猪新技术的“亮点”在于,在现行的“良种+良料+良法”的基础上,采用全封闭式的标准化猪舍设计,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其舍内温度的有效控制。

  温度的控制。猪舍的墙内、门内和屋面均添加泡沫板等保温隔热材料,高温时有水帘降温,天冷季节由所设的地下“U”型烟道供暖。环境温度可调控在20℃~30℃之间,适宜猪的生长。

  污染的治理。猪舍内实现纵向负压通风换气,减轻舍内异味。墙边设有戏水池,粪尿集中在戏水池里,通过密闭的地下沟流进沉淀池或沼气池。雨水与污水分流,舍外设沟将雨水排入田地或堰塘。这样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臭味和有害气体的产生,解决猪舍内的脏、乱、差问题。另外,窗户外面敷设小孔径钢丝网,防止老鼠、野鸟、蚊蝇等进入猪舍。猪舍内配备自动饮水器、自动喂料器,既保证了料水的新鲜、卫生,又减轻了劳动强度(1人可同时管理2栋标准化猪舍,每年可饲养商品猪9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