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物安全”是指采取疾病防制措施以预防新的传染病传入猪场并防止其传播开的科学术语。中国许多养猪生产者常常对生物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充分理解猪群疾病发生的原理,传播的途径和疾病防制的原则。规模化猪场必须实施非常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传入并最大限度降低猪场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能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最终得以体现在经济效益的增加上。即便一个猪场已经有了多种流行性传染病,也需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稳定猪群的健康和防止新的疾病的传入。
生物安全是指能以某些方式减少新病原体进入猪场的各种措施,以及能避免这些病原体在猪场中持久存在的所有措施。本文简要论述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各猪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增加。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猪场的选址
猪场的选址是猪病防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传染病传播的天然屏障就是距离。在养猪密集的地区是很难防止某些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不传入邻近猪场的,因此,相邻较近的那些猪场不得不接受“共享”同一些传染病的事实。因此,在理想情况下,新猪场最好应选在远离其它猪场和交通要道的隔离区内,并建在上风区
猪场规模
猪场规模不宜太大。建立超大型的猪场更不可取,因为一旦暴发传染病,毁灭性的损失将是不可避免的,猪场越大损失也越大。在较小的猪场许多病原微生物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使全场猪都受到感染,而在大的猪场,由于存在着大量的敏感猪,可能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使一场传染病的爆发得到控制。因此即便是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以及超大型养猪公司,一个独立猪场的规模一般不超过5万头。
围墙或围栏
在中国由于土地有限猪场间有时靠的较近,场间有时无任何物理屏障。在这种情况下,疾病防止就变得较为困难。因为人员和动物不可避免地穿梭于各个猪场这时就应该考虑建造围墙或围栏,阻挡人员和动物随意进出猪场。但两者各有利弊,围墙挡风而围栏不能阻挡老鼠和某些野生动物。
建立隔离检疫舍
新引进的后备种猪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猪病传入途径之一。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皮肤和内寄生虫都会随买进动物一起进入猪场。特别是购进无临床症状的带毒种猪可造成巨大损失。为减少上述的危险性,每个具一定规模的猪场都应建立隔离检疫舍。隔离检疫舍与本场间隔至少100米。并 在引猪前需作血清学检测,检测本场没有的一些传染病,来自某种疾病疫区的猪也应该检测该病。不过,接受场已存在的某些疾病,就没有必要检测。在进入种猪群前最少隔离观察30天,最好60天。到30天隔离期末,这些将并入种猪群的外来猪应再重复检测一次。这个再次检测极其重要。如结果仍为阴性,再应该饲喂本场老年猪的粪便或用老年猪隔栏饲养以便让引进猪逐步适应本场的病原微生物。待适应后方可引入本场猪群。
控制来访者
传染病传入猪场的另一危险途径是造访者。众所周知,人员可成为猪传染病的机械性携带者。因此要严格控制来访者,原则是越少越好,杜绝无关人员入场,更不允许来访者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生产区。至少应该坚持要求来访者穿上猪场提供的胶靴,衣服和戴上口罩。入口处应设置脚浴以供随时应用。氯、碘和碱可有效地杀灭各种病原。
免疫接种
精心设计针对本地区流行的传染病的常规免疫程序是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免疫接种的方法可分为预防和控制两种。对于大多数流行病来说,免疫接种方法的设计旨在预防动物免受感染。在本地区不存在某些传染病时, 是否要接种应该视被传播的危险性而定。
有时良好的免疫程序被看作是预防疾病爆发的一种保证。
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
中国南方养猪生产者有句谚语:“养猪七分管三分养”,足见管理的重要性。其实管理在大多数疾病控制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管理措施恶劣,猪就容易患病。环境条件差,如通风不良潮湿,营养不良、拥挤、炎热、寒冷以及肮脏等都是应激因素。这些应激可损害猪的免疫系统从而降低对病源的抵抗力。例如,寒冷加潮湿是引发仔猪下痢的常见的重要因素。
隔离早期断奶
隔离早期断奶技术的基本依据是母猪产生很强的初乳抗体,这种被动免疫抗体能够保护仔猪在吃奶期抵抗疾病。而在被动免疫抗体下降至不足以抵抗病原时断奶,这样便可阻断猪只间疾病的纵向传播。隔离早期断奶的断奶年龄取决于猪场疾病种类和相应的被动免疫抗体的保护时间之间的关系。
隔离的概念是将一批健康断奶仔猪移至一间经彻底清洗消毒、染病危险极低的猪舍。并且猪舍必须温暖、干燥卫生舒适无贼风。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可阻断猪只间疾病的横向传播。
在堪萨斯州立大学的试验中,在感染多种疾病的猪场,采用了早期断奶饲养的猪比同猪场常规饲养猪在77日龄多增重16.8千克。隔离早期断奶需要良好的设备和饲养管理条件,外加特殊的复杂日粮。为早期断奶猪配制的复杂的断奶日粮应含有乳清粉,乳糖、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精选鱼粉,大豆浓缩蛋白,少量的去皮豆粕,赖氨酸和蛋氨酸等。该日粮的价格虽昂贵,但喂量很少,成本花费并不高。
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传染病传入的途径有猪场引进的猪,造访者,运输工具,野生动物,昆虫,污染的水和空气等。针对这些问题,要有的放矢设计采用有效生物安全措施。为此本文作者根据中国养猪生产具体情况建议采用以下九项最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
1。进入生产区前的消毒:人员的洗澡进洗澡出以及运输工具的彻底消毒。生物安全措施就是设法将病原体在同一猪场的猪体内循环往复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要实现这一点是建立淋浴系统,为所有进场人员提供毛巾,猪场服装和口罩。所有人员都必须充分淋洗,特别是头发,注意呼吸道以减少潜在的病原菌。
2.各栋猪舍入口处的足部和手的消毒。保证猪场工作人员不消毒手和足或不更换工作服就不得从一栋猪舍走进另一栋猪舍。并且要尽最大可能限制猪在猪场内到处走动。
3.每栋猪舍每周定期带猪清洗/消毒二/三次。这对于控制发病率非常有效和非常重要。
4.实行隔离式早期断奶加全进-全出饲养方式和多点式生产模式。不要混养不同年龄的猪,要采用"全进全出"制、三点式生产模式。
5.一定要保持厩舍良好的通风和干燥。良好的通风可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呼吸道疾病,而在猪场密集的地区,这个问题尤其突出。好的通风可使猪舍干燥,而干燥则可使决大部分病源死亡。
6.规模化猪场要建立隔离检疫舍。应将引进的猪进入猪群前事先隔离检疫30- 60天。检疫期间应进行血清学检测以弄清这些猪的免疫状态,并应设计好使这些猪适应于本猪场病源的免疫程序。
7.消灭老鼠和蚊蝇。设法控制野生动物和飞鸟。野生动物,昆虫是将新疾病引入猪场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如老鼠、狗、猫、鸟、蚊蝇等。应该禁止狗和猫在猪场内四处走动,并且要尽可能消灭老鼠和昆虫;还要对野鸟进行控制。
8.彻底清除墙上和设备上的陈年污秽结垢。消灭病源的隐藏所。猪舍清空后必须用高压水彻底冲洗干净,对陈年污秽结垢,应用高浓度烧碱去污,然后干燥,再用消毒剂消毒。
9.必要时还应在饲料中添加有效抗生素控制疾病。但要考虑抗药性问题。
猪场生物安全的评估―20问
(一)场外生物安全10问
1.在猪场的5公里内是否有其它猪场?
2.猪场是否处于他场下风?靠近交通要道吗?
3.了解本地区和周边猪场的疾病情况吗?
4.后备种畜供应场的健康是否优于本场?
5.猪场隔离检疫舍的检疫符合要求吗?是否常年充分利用了?
6.是否经常去屠宰场作宰后检查?
7.饲料和猪的运输是否使用专车以及进出场时是否清洗消毒?
8.所有供应品在进入猪场之前是否都经过生物安全监测?
9.了解当地猪场的密度吗?
10.是否有清除死猪的生物安全方法?该方法安全有效吗?
(二)场内生物安全10问:
1. 是否备有生物安全措施手册?
2. 淋浴设施和更衣室是否针对每个来访者? 24小时内来访者接触过其他猪吗?
3.生产区门口消毒液是否新鲜有效?
4.是否有兽医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5.是基本上采用全进/全出还是100%全进/全出?
6.猪场各种疫苗的使用情况如何?
7.了解场内最近6-12个月来猪的发病和死亡率吗?
8.猪舍周围是否考虑了设置防鼠屏障?
9.蚊蝇控制计划行之有效吗?
10.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如何?
结 论
猪病是养猪生产中无可厚非的重要限制因素。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治疗重要的多。猪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共同具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实施良好的饲养管理和免疫程序可显著改善猪场健康状况降低疾病发病率。但若要达到最佳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和最大限度降低病原量以期最终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则必须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生物安全措施